400-000-0000

服务支持

Service support

新闻动态

获奖数量全国第一!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今日揭晓

image.png

      3月30日,中国标准化大会(2023)在南京召开,会上举行了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颁奖仪式。其中,浙江省5个项目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包含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组织奖1项,首次实现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项目奖获奖全覆盖,成绩历史最好、获奖数量全国第一。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是经中央批准设立的我国标准化领域国家级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在标准化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每两年评审一次,获得奖项标志着达到了我国该领域的最高水平。省市场监管局对国奖创奖工作高度重视,经过“拟方案、广发动、择优选、总动员、专家帮、精准提、再辅导”等环节,形成科学创奖工作机制,为创奖成功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22年底,我省为主获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33项,位居全国前列。


一等奖

      项目名称:ISO 15746-1:201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制造系统先进控制与优化软件集成 第1部分:框架和功能模型》等3项标准

      获奖单位:浙江大学等

      项目简介:

先进控制与优化(APC-O)是智能制造的关键。该标准项目作为第一个全部由我国牵头制定的APC-O国际标准,突破了APC-O软件集成与互操作的全球性技术壁垒,解决了智能制造工业软件亟需统一规范的行业共性问题,对提升我国智能制造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等具有重大意义。 

(一)技术水平和创新性方面。一是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原创性地提出了APC-O模块化架构集成技术等4项自主核心技术,首次提出6大类46项集成验证指标,首次规范并最大化实现面向新一代智能制造的APC-O系统全生命周期集成与协同,填补国际空白。二是创新性显著。该系列标准是首个全部由我国牵头制定的该领域ISO标准,聚焦APC-O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相关核心技术涉及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二)国际国内产业应用方面。一是国际化和开放程度高。按照ISO程序要求研制标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强国的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标准已被英国、俄罗斯等12个国家等同采用,被ISO/IEC 30146、日本AMED《再生医疗等产品制造装置设计指南》等引用,得到美国NIST专家等高度肯定。二是支撑我国重大规划、政策落地。通过会议、培训等多形式、多途径宣贯推广标准,APC-O技术主题被《“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7项国家层面文件引用。三是国内外产业广泛应用。被Rockwell等世界顶尖自动化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以及中石化等全球能源巨头企业实施,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

(三)标准实施效益方面。经济效益巨大。目前全球APC-O市场规模约16亿美元,并保持10.8%年增长率。依据标准研发的APC-O软件已在中石化等特大型流程工业企业成功应用,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产量,主要应用单位近五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100亿元。社会效益显著。标准实施以来,我国APC-O的国产化率已超50%,极大消除了我国面临的高端自动化工业软件战略威胁;典型企业自动化率从50%提升到95%以上,实现主要装置“零手操”,极大减少一线员工操作强度,显著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生态效益明显。实施本系列标准,带动相关企业普遍节能5%以上、减排10%以上,达到国家规定的能效标杆水平。

(四)社会影响力方面。该系列标准“起源于中国,适用于世界”,赋能我国石化、钢铁、能源等国计民生重点行业,有效支撑智能制造“十四五”规划推进,对打破国外垄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image.png



二等奖

      项目名称:ISO 9345-2019《显微镜成像部件技术要求》

      获奖单位: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等

      项目简介:

光学显微镜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纳米应用、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科学仪器设备。本标准是我国主导制定的首个显微镜国际标准,解决了高端系统显微镜重要部件组合精度国际性技术难题,突破了设备制备瓶颈,应用于中国空间站、嫦娥系列相机镜头等,支撑国家空间科学战略和科学仪器强国战略。

(一)技术水平和创新性突出。一是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本标准依托国家重点专项,攻克了大数值孔径复消色差物镜及主机系统等成像部件制备技术,解决了困扰我国多年的“卡脖子”问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技术在中国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工程中得到验证,成像表现完美。二是自主创新程度高。本标准综合集成高分辨成像等自主创新技术,累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3项、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1项。

(二)国内外广泛充分应用。一是研制开放度高。制定过程国内国际相关方参与度高,得到Zeiss、Nikon、Leica等全力支持和高度认可。二是国际采用率高。标准已被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16个发达国家采用实施,全球每年约有40亿美元销售额的产品执行该标准。三是国产化应用率高。标准核心技术列入《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及“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标准进行了国标转化,被国家光学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为检测依据;采标产品纳入2021年版《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强制性国产采购清单。

(三)实施效益显著。从经济效益来看,标准发布以来,我国主要采标企业实现销售75.6亿元,其中高端显微镜30亿元。近三年中国显微镜进口额下降11%,出口额增长18%,国产替代成效明显。从社会效益来看,我国高端系统显微镜打破国外三十多年市场垄断,2022年国家发改委将其列入科学仪器“揭榜挂帅”项目,有效支撑国家科学仪器强国战略。标准实施成果入驻空间站、应用于探月“嫦娥系列”,支撑国家空间科学战略。从生态效益来看,本标准促进高端显微镜生产工艺自动化、清洁化,带动相关企业产值能耗降低约22%。采标产品成为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设备,纳入住建部城镇供水水质检验方法并推广应用,带动环境保护。

(四)社会影响深远。本标准打破了高端显微镜一直被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局面,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国际话语权。标准成果助力空间站建设,航天员叶光富在“天宫课堂”中用项目成果展示失重条件下心肌细胞跳动实验,全球共有超过8万所学校、6000多万人观看。

image.png



三等奖

      项目名称:NB/T 20512.1- 2018《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 第1部分:老化管理审查对象筛选及时限老化分析识别》等4项标准

      获奖单位: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等

      项目简介: 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延寿)是持续提高核电站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本项目创新研制全球首套核电厂延寿系列标准,原创性开发核电厂延寿25项关键技术及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带动牵头制定发布国际标准2项、正在制定国家标准2项。秦山核电通过应用本标准,成功获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延寿20年,有力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一)标准具有显著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一是技术首创、国际领先。首创一套完整的核电厂延寿安全评估标准体系,首创国内核电厂延寿评估方法和流程标准,填补国内空白,安全评估方法及关键技术指标领先国际同类水平。二是原始创新、成效显著。自主研发了核电厂延寿关键技术,建立了首套应用于核电厂老化管理大纲体系,形成25项自主核心技术及20项国家发明专利,相关核心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奖8项。

(二)标准在国际国内产业广泛应用。一是标准获得国际广泛认可。标准制定过程国内该领域权威机构全部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美国核管会等国际技术机构和专家对延寿标准关键技术高度认可。基于本标准的核心技术,牵头制定了ISO 23467、ISO 23468国际标准2项,正在制定相关国家标准2项。二是标准海外应用程度高。本标准已纳入“华龙一号”技术标准体系,在巴基斯坦、阿根廷的核电建设中得到其核监管部门认可,通过标准走出去,推动技术、装备、产能走出去。三是国内推广应用实效高。本标准已纳入国家核安全监管体系,目前已推广至大亚湾核电、秦山二期等国内所有需要延寿项目之中。

(三)标准实施效益巨大。从经济效益看,应用本标准后,秦山核电延寿20年可产生效益200亿元;按照全国在运53台核电机组测算,可产生3.2万亿元的经济效益。从社会效益看,应用本标准可确保核电站安全延寿,并充分利用原有的厂址和设施设备,节约国土资源,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从生态效益看,按照全国在运53台核电机组延寿20年测算,可实现CO2减排66亿吨。

(四)标准对核电发展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力。核电是现代高科技国家战略性产业,核电厂延寿可推动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本标准构建了我国核电延寿技术体系,为提高核电经济效益和安全水平提供系统的技术保障。

image.png


      项目名称:T/ZZB 0093-2016《集成电路用高纯钛溅射靶材》

      获奖单位: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项目简介:

集成电路用高纯溅射靶材是生产芯片的关键材料。本项目围绕解决我国高纯溅射靶材无法满足先进芯片制造的“卡脖子”技术,开展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提升联动攻关,打破美国、日本等技术标准封锁,实现国产集成电路高纯溅射靶材安全自主可控,相关产品列入“大国重器”。

(一)标准技术内容和指标领先、创新性突出。本标准为国内首个符合芯片先进技术节点用高纯钛靶材产品标准,涉及高纯钛金属材料提纯与熔铸技术、晶粒晶向控制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5项,已应用到全球最新5纳米、3纳米芯片工艺中,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标准涉及的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等省部级奖励7项;核心技术授权专利43项,其中国外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42项。

(二)标准在国际、国内产业应用广泛。英特尔、三星、索尼、台积电、联华电子、中芯国际、贵州兴钛、宝钛集团等国内外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标准研制。以多种方式面向国内外集成电路用钛原材料、靶材、芯片制造生产企业、协会等开展解读、宣贯,积极推广实施标准。标准已被CNAS认证的高纯金属材料分析检测中心作为钛靶材检测的标准依据,被有研亿金、创润新材料、贵兴钛业、宝钛集成等生产企业应用,相关产品客户包括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索尼、日立、中芯国际、华虹宏力、长江存储等,已应用到iPhone13 的A15 处理器、华为Mate40 Pro(5G)的麒麟 9000 处理器等芯片产品。

(三)标准实施效益显著。经济效益方面,标准实施带动国内集成电路用高纯钛靶材近五年累计实现销售1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1%;出口创汇7.8亿元,与上五年同比增长116%;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35%,带动我国上下游产业链实现间接经济效益超30亿元。社会效益方面,打破了国外对我国集成电路靶材技术标准封锁,规范了国内溅射靶材生产技术要求,为中国制造靶材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基础。2018底,国家终止对进口靶材免税,标志着通过本标准实施,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材料安全自主可控,补齐我国芯片产业链短板,解决了该领域“卡脖子”问题。生态效益方面,通过超高纯钛材料循环利用,实现绿色环保制造,并在铝、铜、钽等金属高纯靶材推广应用,每年节省稀有金属资源超5000吨、节约用电超1亿度,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四)标准实施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该标准创新技术产品连续入选参加“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成就展,相关产品在央视纪录片2017 年 9月《辉煌中国》第二集《创新活力》和 2018年3月《大国重器》第二季第八集给予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image.png



组织奖

 获奖单位:中国计量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高校,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浙江省共建大学,以“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为理念;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标准化方向硕士点,标准化教育融入全校49个本科专业建设中;获全球首届唯一的“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

(一)标准科研能力突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现有国家质检中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科重大等项目160余项,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项目816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9项。发表三大检索论文2384篇,授权发明专利1516项,获中国专利奖1项,出版标准化教材27部。

(二)主导制定先进标准,掌握话语权。近五年,学校主导或参与研制各类标准222项,其中国际标准13项,牵头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7项。承担国家计量战略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是IEC/TC68中国对口单位,ISO在校建有国际培训基地。现有标准化专业人才150人,高级职称占比52%。担任ISO/TC 321主席、ICES名誉主席、IEC/TC68国内召集人等,国际标准化注册专家15人。

(三)加强标准实施推广,助推中国标准走出去。积极做好各类标准的宣传贯彻,面向全国市场监管、国防军工、企业、政府等开展标准化培训240期,共计1.7万人次。

(四)形成鲜明办学特色,提升中国标准化教育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成立标准化学院,设置全国首个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拥有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标准化概论》,在校学生近500名。相关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标准化本科教育项目”获全球首届唯一的“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

(五)参与标准化法律法规、政策和战略制定。参与《标准化法》的修订和论证意见工作;参与《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国家技术标准战略》《国家标准化规划》等的制定咨询工作。从政策、战略等方面支撑浙江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20项成果获总局及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

(六)创新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牵头成立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117所高校加盟。举办3届“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合作论坛,编译出版《ISO章程和议事规则》《ISO/IEC导则》等教材。与捷克共建“标准化+”特色的孔子学院、中东欧研究院。

image.png
















Copyright @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技术支持: 杭州恰赢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