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0-0000

服务支持

Service support

新闻动态

克强十年!这样谈标准化

image.png

按:刚才,他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人民报告2023年政府工作,鞠躬致谢,现场掌声雷动。本文是2016年9月14日他在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上的致辞。文字内容据有关网络视频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供广大标准化工作者学习实践。

纵观人类历史,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每一次变革产业革命的每一次孕育,都与标准相生相伴、相辅相成标准化的广度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标准化水平的高低,综合反应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标准化日益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国经济也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无论哪个国家谋求稳定增长,都需要调整结构,而调整结构则需要提升质量,这离不开标准的引领和支撑。今天我来出席这个大会,就是向世界宣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致力推动全球标准化事业,也是向全社会表明抓好标准化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把各方面推动发展的立足点放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以推动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平稳增长,在平稳增长中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的标准文化源远流长。从公元前十世纪,宋代的工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运用标准件、互换组合、重复使用等标准化方法,极大提升了文字印刷的效率,也为世界文明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大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大国,标准化功不可没。中国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的标准体系,各类政府标准超过10万项,企业标准超过百万顶,每年修订标准数量的增速超过10%,在生产领域全面消除了无标生产。我们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力度,在部分重点领域,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达到80%以上。在新一代移动通信、特高压输电、高速铁路等领域,我国推动制定了一批技术含量高、推广价值大的国际标准,向世界分享了中国经验和智慧,中国制造的质量也在持续提升。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标准化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中国经济多年在发展快车道上运行,竞争当中我们现在仍然保持中高速的增长,其增长速度位于世界前列。对于一个10万亿美金以上的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上半年有6.7%以上的增速已经相当不易,特别是这个增量比过去5年、10年的两位数还要高,而且就业保持稳定。过去3年,中国新增就业每年超过1300万人,今年前8个月已经达900多万人。在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我们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推进中国的制造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在这方面尤其需要运用标准化的力量。
我们要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标准水平“高起来”,树立明确导向,推动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更多的中国金字品牌;让标准管理“严起来”,使各方“行有防表”,有效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当前,中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传统产业要加快转型升级,经济新动能也在快速孕育壮大这就需要我们加快新兴领域标准制修订速度,探索建立标准领跑者制度,促进形成有利于新动能、新经济健康成长的标准体系。中国在世界上拥有最为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极大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在中国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超过4万户其中每天新增企业1.4万户。这就需要搭建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标准信息服务资源,公开强制性国家标准,降低标准使用成本,为创业、创新者铺路搭桥。
我们要以中国制造2025为抓手,着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骨架,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中国制造业取业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大而不强,部分的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不少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产业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为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我们制定和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努力提升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化和质量水平,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动标准化与《中国制造2025》深度融合。当然我们也看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的消费需求多样化的时代,个性化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力量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主流。所以,要用活标准"来促进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建立消费品国际标准比对与报告制度,推动内外销的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到2020年,中国主要消费品领域的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的程度,要达到95%以上。
我们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特别是提升企业家精神所孕育的富于变革的力量,和工匠精神需要精益求精的追求,应当完美结合。企业家要带领企业大胆创新、产格管理,敢于实施高标准,追求高质量,敢于自我声明公开执行的标准,敢于做企业标准的领跑者。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的质量竞争机制,才能更好满足市场高品质产品和高品质服务的消费需求。要把工匠精神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内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培训、树立质量标兵等活动,鼓励企业员工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使产品质量逐步提升,使工匠精神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要深化标准化体制改革,打破政府单一供给标准格局,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统一管理强制性标准建立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的新型标准体系。
我们要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效能的提高,要全面理顺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更好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标准化强调简化统一、公开透明,是行简政之道、革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的重要工具。中国政府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标准化是重要抓手。要把棕准化理念和方法融入政府治理之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行政审批和政务管理规范化,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要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加强政府工作标准的制定实施,以标准化促进政府管理科学化,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本次大会聚焦“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意在更好发挥标准作用,助力世界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此,我愿提出四点看法,与在座各位交流。
一是共同打造标准之翼,让世界创新动力更加丰沛强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必须依靠创新的力量,而标准是创新成果更多更快转化为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和交互影响,国际社会应抓住机遇,及时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以标准化推动产业化,为创新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是共同架设标准之桥,让国际贸易和投资更加顺利便畅。不改变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的状况,世界经济就不可能走出低谷。各国应携手合作,更好发挥标准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道行证作用。一方面,要加大国际标准采用力度,加强标互联互通。另一方面,要反对保护主义,防止标准滥用,切实减少技术壁垒,化“标准之坚”为“标准之桥”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没有贸易的自由化和投资的便利化,世界经济难以强劲复苏。
三是共同筑牢标准之基,上国际产能合作和产业协作更加务实高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产业都融入全球产业链之中,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互利互,标是国际产能合作和产业协作的技术基础,各国应加强彼此间标准协调与互认,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标准对接,提升全球产业链整体质量和能力。现在有的重要技术标准所含专利昂贵,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标准的垄断,这不利于标准的推广应用,既阻碍了本国产业发展,也影响全球产业合理分工。各方应处理好专利保护与标准共享的关系,推动建设更加平衡、普惠的国际标准体系,来实现全球包容性的增长。
四是共同谱写标准之曲,让国际标准化更加科学合理。国际标准化涉及各方利益,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贯彻广泛参与、协商一致的原则。要完善国际标准制定和实施机制,支持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更好体现其诉求,使国际标准更具有公平公开性,促进世界经济包容和联动式发展。我们注意到, ISO的新五年规划更加强调沟通协调,更加重视合作参与,希望能落到实处。
ISO是享誉全球的“技术联合国”长期以来为促进各国互利合作、完善全球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政府对此高度赞赏。中国是ISO创始成员之一, 也是常任理事国,一直积极支持和参与1SO相关工作。新形势下, ISO担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1SO及各成员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促进国际标准化事业持续发展,为推进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Copyright @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技术支持: 杭州恰赢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