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通常被定义为根据集体的理性选择就如何解决常见问题达成共识的一组结构。技术标准是标准在技术领域的应用,指一组得到认可的关于产品、技术和工艺的特性及参数的规范,其目的是要保证产品和系统间的互联与互换,维护市场参与各方之间的正常交流和合理秩序。 可见,技术标准提供了编码化的关于产品和工艺的相关信息,有助于降低厂商之间、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成本,而技术的标准化过程就是提高技术发展的规范程度,从而改进经济活动效率的过程。根据公共物品属性和形成过程,技术标准可以区分为非产品类标准和产品要素标准。非产品类标准主要是基于公共利益的技术基础设施,这类标准往往是由政府或相关标准化组织制定,而且绝大部分属于强制性标准。产品要素标准则常常是由于一个或数个厂商垄断了市场,从而迫使其他厂商接受其专有技术,进而形成事实标准。 因此,作为事实标准的产品要素标准通常无须经过标准化组织的正式发布,而是通过市场竞争产生出来。技术标准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技术的标准化,体现规模经济的大批量生产才能得以实现,市场也才能平等且有效地进行交易。时至今日,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基础设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关于技术标准化的经济效应,不少学者做过详细的总结和分析,其中一些重要的方面包括:激励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降低产品成本,促进规模效益;改善市场结构,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需求的精致化水平;创新生产要素,推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鼓励产业间贸易发展。具体到不同的产业,技术标准化经济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技术标准基本功能的发挥程度,而后者又与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相联系。对于大多数传统产业,技术标准只是作为技术规范的参考体系,或者作为技术间相互比较和相互连接的工具,其功能也主要体现在提供信息,明确质量和可靠性的最低要求,以及降低多样性等传统范围。 而对于一些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尤其是具有网络系统特征的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技术标准中的兼容性和互用性功能至关重要,这类技术标准的建立和掌握往往是产业内企业制定战略时必须关注的重要领域,也可以说,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产业竞争的战略工具。产业的技术标准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其多数产品具有显著的网络效应和技术锁定效应。 网络效应在产业表现得最为明显,其经济意义最为重要。比如,互联网、电话和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等都表现出显著的网络效应。在存在网络效应的市场里,技术标准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技术标准能够增强用户的信心,减少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能使新产品很快达到临界容量,从而实现规模报酬递增。 与网络效应相辅相成的是技术锁定效应。锁定效应限制了用户的流动,这些被“锁定”的用户都会支持掌握着既定标准的主流厂商。这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厂商的最优选择只能是追随主流厂商的技术标准。锁定效应的存在使掌握标准的企业一定程度地强化了自身的垄断力量。 |